在此次疫情影響初期,由于多地實行交通封鎖,導致全國多地物流不暢,一些原材料供應廠家即便有充足的貨物,也難以突破層層關卡長途供應。為了減輕成本,行業一貫都有產業集聚的現象,在疫情影響下,更是強化了企業供應體系本土化的意識。
由于磁性元件行業用工量大,員工來源較為分散,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城市,員工更是來自全國各地。受疫情影響,這些地方很多工廠員工不能及時返崗復工,給企業生產造成很大的困難,為解決對員工的依賴程度,同時減少員工成本支出,據調研人員反饋,當前,已有一些三角區磁性器件企業可能會考慮將工廠部分產能向內地轉移,實現本土化生產。東莞某磁件企業負責人就明確表示,未來將生產重點向內地側重。
記者還采訪了某西部磁件公司員工,據了解,該公司員工幾乎都是本地人,防護工作做得很到位,開工基本沒有問題。該員工透露,截止12號,該公司已基本實現開工。
在疫情之后,會不會吹響制造型企業向內地聚集的集結號,我們可以持續關注。
自動化智能生產將會被推上新熱點,機器換人的熱潮將在未來3年內覆蓋大部分制造業企業。
在磁性器件行業,生產早就開始了機器換人,自動化智能生產線的優勢凸顯出來。這次疫情將會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快機器換人的步伐。
記者了解到,某電源企業用工人數達上千人,疫情對他們開工影響很大,該電源廠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但由于員工體量問題,一次性防護用具同樣需求量巨大。他們的防護工具只能維持10天,除非有找到新的供應貨源,否則時間久了他們也堅持不了,而且該公司生產主力在湖北,對他們的打擊更大。
由于行業特性,磁性材料及器件企業需要大量勞動力,一些企業近年來不斷提高自動化程度,有效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企業盡可能的減少由于疫情影響帶來人員缺失而不能復工的損失。
記者此前走訪數十家磁性器件及材料企業了解到,許多企業已經有了自動化生產設備。但普遍存在自動化設備充當技術設備門面,設備老舊等問題。
在疫情影響下,也警醒磁元件企業適當提高企業自動化程度以減少對人工依賴程度,提高產品生產效率。這同時也是企業有內遷想法之后的另一種解決途徑。
換個視角看待自動化設備市場,減少對人工依賴的痛點在疫情肆虐下也得到了強化,自動化設備生產廠家或將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
這些都是疫情后自動化需求端和供應端都需要深思考慮的點。
毋庸置疑,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對國家和企業都是一次大考。
此次疫情也給社會和眾多企業敲響了警鐘,社會發展大環境將會得到更加規范的改善,包括基本防護措施、應急預案擬定、金融體系、工業供應體系、醫療衛生體系等。
對于磁性器件行業來說,只有做足功課,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緊急情況下企業損失。
在供應合作方面,需加強與產業上下游的聯系,提倡良性互動合作,加強密切配合度,強化供應伙伴生命共同體意識,誠信互惠。在應對極端困難時,可以互相幫襯,攜手共進。
從產品品質方面來說,必須強化科研創新水平,堅持優選優質材料,堅持高質量出品,優秀的產品總能得到市場的青睞。即便在面對困難時,既能得到上游材料廠商的繼續支持,也能得到下游整機企業的信賴。
就工藝改善方面,自動化已然是制造型企業未來發展的定勢,許多磁性器件企業已經意識到,也部分實現了機器換人。但仍有許多企業停留在大量手工勞動的作坊式生產,此次疫情,許多用工缺口大的企業,在復工面前,只能興嘆。而一些自動化率高的企業,在機器的轉動聲中拉響了復工號角。
疫情之后,企業家們需要思考仍有很多,當前,在接受一季度業績下滑的現實的同時,也需要及時作出調整,抓住機會迎接第二三季度可能面臨的訂單井噴現象。
